久久综合国产,多姿,自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h文辣av,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

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.jpg
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.jpg

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

投稿:jswmw@jschina.com.cn

江蘇文明網 > 徐州 > 正文
村里有位“閑不住的徐大姐”
2025-03-25 09:47:00  來源:徐州日報  

在沛縣大屯街道前八村,經常能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。她身著紅色志愿者馬甲,騎著電動車時而忙著送水,時而奔赴公益活動現場,她就是被大伙親切稱為“閑不住的徐大姐”的徐尊玲。

最近,徐尊玲又投身到了雷鋒月的公益活動中。上個周末,她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獻血屋,為獻血的市民提供志愿服務。她熱情地為獻血者們遞上一杯杯溫水,耐心地解答他們的疑問,還協助醫護人員做好登記和引導工作。徐大姐說:“能為無償獻血事業出一分力,我感到特別有意義。”她的身影在獻血屋內外穿梭,溫暖了每一位參與者的心。

自幼心存善念,慈善種子深植心間

徐尊玲出生于1962年,小時候的生活雖不富裕,卻養成她善良質樸的性格。“記得小時候,經常看到家里人幫助鄰居,哪家有農活忙不過來,他們就主動去搭把手,我也會一起跟著去幫忙。在這樣的氛圍里長大,我從小就懂得關愛他人。”回憶起小時候,徐尊玲說,從那時起幫助他人的想法就像一顆種子,在她的心里悄然種下,隨著時間的推移,生根發芽。

年輕時,作為大屯煤電公司的一名清潔工人,徐尊玲每天忙于工作,同時還要操持家庭,生活的軌跡被三點一線填滿。盡管如此,她心中那顆慈善的種子并未停止生長。“2009年,我開始了第一次獻血。”徐尊玲說,第一次獻血時她捐獻了200毫升全血。

此后,她堅持每年兩次捐獻全血。直到她60歲因年齡限制,才不得不停止。十幾年間,她累計獻血9400毫升,捐獻血小板42個治療量,用自己的“熱血”為無數生命帶去了生的希望。

投身公益組織,傳遞溫暖與希望

2018年,是徐尊玲慈善之路上重要的一年。彼時,她的孩子已長大成人,家庭的重擔稍有減輕,便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業中。聽說德誠公益義工隊正式成立的消息,她就毅然地加入了,此時的她已經加入了無償獻血服務隊和大風歌公益組織。從此,她的慈善之路更加廣闊,也更加忙碌。

“做公益活動不論年齡、不論地點,只要心中有一顆大愛之心,能切實幫助到別人,這讓我感到快樂。”徐尊玲從沒把自己當成一位老大姐,而是和其他年輕人一樣,搬運慰問物資、幫老人打掃衛生,用溫暖的話語滋潤幫扶者的心靈。

在一次資助困境學子的活動中,徐尊玲結識了沛城街道前梁井村的一位女孩,女孩家庭困難,父親病逝,母親雙臂殘疾。2018年6月,徐尊玲開始資助女孩,起初每月200元,后來女孩上了初中,需要在學校吃飯,她便將資助金增加到300元,6年來從未間斷,她還時常給女孩送去米面油奶、衣服等生活用品。“孩子非常爭氣,學習成績很好,希望今年高考可以考個好大學。”提起資助的女孩,徐尊玲滿是驕傲。

無畏艱難險阻,堅守公益初心

做公益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,徐尊玲也遇到過許多困難。2021年夏天,她的膝蓋韌帶拉傷,疼痛持續了兩個月。然而,她不顧傷痛,繼續投身志愿工作,有時一站就是幾個小時,回到家膝蓋愈發疼痛,但第二天,她又準時出現在自己的“崗位”上。

“我不記得自己捐了多少錢了,沒錢我就去賺,這樣才能更有力地幫助別人。”徐尊玲樂呵呵地說。自2009年開始,徐尊玲開始做送水的工作。這是一份辛苦的體力活兒,對于一位女性來說,更是有難度。但她不怕苦不怕累,每天騎著三輪車穿梭在小城的大街小巷。

即便有退休工資作生活保障,63歲的她依然堅持送水。因為她知道,多一份收入,就能為公益事業多貢獻一分力量。在送水的路上,她也不忘宣傳公益,她常說:“我每天都穿著印有無償獻血字樣的衣服,有人感興趣我就跟人家聊兩句。”利用送水的機會,她可以進行宣傳動員。在2024年徐州市慈善總會舉行的“99公益日”(江蘇專場)網絡募捐活動中,她不辭辛苦奔走于大街小巷,向個體工商戶進行宣傳,募捐到了更多的善款,爭取到了更多的基金。

傳承慈善精神,愛與希望的延續

慈善精神的傳承至關重要。從孫子上幼兒園開始,無論是參加公益活動還是去無償獻血,徐尊玲都會帶著孫子一起。在她的言傳身教下,孫子也成了公益隊伍的小小志愿者。在獻血屋里掃地、拖地、倒水、遞點心,干得有模有樣。在孩子幼小的心里,早早地埋下了愛心的種子。

有一次,孫子在獻血屋里看到別人獻血,也鬧著要獻血。徐尊玲告訴孫子:“你太小,要滿18歲才能獻血。”孫子堅定地說:“那我等到18歲就來獻血!”孩子的純真與愛心感染著獻血屋的所有人。2023年2月,徐尊玲與孫子分別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四星級、三星級榮譽證書,這兩份榮譽,是對他們愛心奉獻的最美贊譽,也是慈善精神傳承的見證。

“閑不住的徐大姐”徐尊玲,從年少時的點滴善舉,到如今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,每一步都詮釋著慈善的真諦,堅定而有力。她的無私奉獻,不僅幫助了無數需要幫助的人,也讓人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。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,無論年齡大小,無論收入高低,只要心中有愛,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溫暖和希望。本報記者 周傲 通訊員 馬寧

責編:秦春鳳
上一篇
下一篇
聽新聞
放大鏡
點我回到頁面頂部